鼓浪屿导游词

时间:2024-06-30 13:46:31
鼓浪屿导游词

鼓浪屿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鼓浪屿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鼓浪屿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江彦勋,大家也可以叫我“江导”,现在我们所到达的这里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鼓浪屿。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到处走走呢?但大家以安全为重,跟着我走比较安全。

大家看过来!这里是鼓浪屿的一个著名景点,叫日光岩。大家知道吗?这儿是鼓浪屿的最高点,我们向下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离地大约100米,是不是很高呀!大家顺着我的右边看,那是皓月园,在它的右边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它是建国后福建最大的历史人物纪念像,高15.7米,宽9.2米,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198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厦门建立为海峡两岸人民崇敬的郑成功雕像,以密切闽台之间地理相接、血缘相近、习俗相同、感情相融的传统关系,要求雕像屹立在鼓浪屿海滨,使过往厦门港的船只和踏上厦门鼓浪屿的人们都能看到郑成功的英雄形象。现在大家再看这座雕像,是不是觉得更大更雄伟?紧挨着郑成功雕像的是菽庄花园,在菽庄花园里面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面有中世纪的钢琴,也有现代的钢琴,非常值得一看。另外,海底世界也是不错的景点。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地方去参观游览,请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注意安全。一个小时候后,我们再到这儿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尽兴点啊,大家等会见。

鼓浪屿导游词2

如果说鼓浪屿是个海上花园,那么菽庄花园可称得上园中之园,它始建于1913年,是园主人林尔嘉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林尔嘉原籍福建龙溪(现为龙海市)。1874年,他出生于厦门,并在此度过其少年时期。1905年起,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他对厦门的贡献是:发起创办了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1915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曾多次发动华侨及各界人士捐资兴建中山路等市政设施。日本侵占厦门后,自庐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后回台湾定居。1951年,病逝于家中,享年77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林维源父子不愿当亡国奴,遂举家迁回鼓浪屿定居,林尔嘉长大后,因为思念台湾的家园,便仿造板桥别墅兴建了菽庄花园。

现在我们已站在花园入口处,花园由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组成,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园中,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补山就是以人工构筑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在这里,园主人的爱国之情跃然于表,待会儿我们将身临其境去领略其奥妙。

菽庄花园有三个显著特点,可归纳为“藏、借、巧”三字。请看我们前面,一堵高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圆拱门,看!!我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万顷碧波早已静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开朗,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花园“藏”的妙处,原来这堵墙只是个屏障如果进门见海一览无余,便会失去韵味,显得平淡无奇。现在,请看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眉寿堂,又名谈瀛(ying第二声)轩,门对海滨浴场,过去是园主人品茶吟诗作画的地方,现已辟为商场和餐厅。这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右边有一闸门与大海相连,将海水引入园中形成桥畔外池,再经左边那个洞口通向内池,洞口上刻“止水”两字,取海水到此不再扬波之意,这样,藏海园就构成了三个景区:大海、外池、内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内,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园中。

现在请往右边看,这座长桥叫四十四桥,可为什么叫四十四桥呢?你看它从亭畔延伸入海,全桥长约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龙,设计者能因海构园,就势取景,使小巧的花园一下拓展了数倍,此乃花园“巧”的体现。

好了,各位请随我向前,在我们面前有块天然巨石,上刻“海阔天空”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背面是园主人林尔嘉亲题的“枕流”两字。

现在我们行走在全园游览主线四十四桥上,各位是否已经猜出四十四桥的来历呢?其实很简单,因建桥时正值园主人四十四岁。各位,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当空,游此最佳,各位若有幸于中秋之际来厦游玩,不妨来此观渡赏月。

这是壬秋阁,因建于1922年农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半建在陆上,一半支在水中,垒台建亭,围池砌阶,联以曲桥;其东南两墙各开一个圆拱门,坐政治阁中,可以同时看到两侧的风景。而从窗台眺望,四十四桥蜿蜒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为扇形,形态各异,别有韵味。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吧!这折扇型的招凉亭地处原来花园的尽头,因招来阵阵凉风而得名。绕过招凉亭,我们就到了补山园,前面这朱瓦别墅式建筑是听涛轩,在此可尽缆天风海涛。现在听涛轩已经改成了钢琴博物馆。它收藏着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提供的钢琴73架。胡友义先生出生于鼓浪屿,从小就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亚,他又不惜重金收购古钢琴。1999年,他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将这些钢琴运回故乡,开辟钢琴博物馆,并于2000年1月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这些钢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如今仍完好无损的送到胡友义先生的故乡来,成为厦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起融入“钢琴之岛”鼓浪屿深刻的文化内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很多的烛台,其实这些烛台也是胡友义先生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共有50多盏精致的烛台,这些烛台大多是百年前欧洲出品的,与这些古老的钢琴放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前不久,胡友义先生又从澳大利亚运来了四十架的钢琴,也于前不久供游人开放。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那幢红色建筑是顽石山房,原为园主人读书的地方,现以开辟为招待所。我们面前的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种砂石、页岩、火山石构筑而成,是人工凿垒的假山连环洞,俗称“猴洞”,内有12个洞室,以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编列在石墙上,各动互相连通,宛如一座迷宫,又称“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场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转了,请各位随我往下。右边这座人物铜像就是园主人林尔嘉先生的全身塑像,这原是私家花园,林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孙将其献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得以一见。

好了,我们已经绕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经领略到菽庄花园她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藏”、“借”、“巧”的特点,才能在这有限的面积中造出无限的空间。整个花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和谐一体,辨证统一。林尔嘉对此也颇为满意,这从他写在亭子上的楹联“有襟海枕山胜概,以栽花种竹 ……此处隐藏9222个字……琴博物馆是不是让你们有点留连忘返呢?希望这些都能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也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朋友!

鼓浪屿导游词11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厦门最佳风景区——鼓浪屿,它四面环海,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故有“海上花园”的美称,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风景评比中名列榜首,同时也是全国35个著名风景区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来此参观时,也对鼓浪屿赞叹不绝,称它是“东方的威尼斯”、“中国的夏威夷”,并且于20年被评上国家旅游景区最高级—4A级。

鼓浪屿四面环海,面积不大(请他们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摩洛哥还要小,面积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人,半数以上的人具有海外关系,一般旅居14人国家及地区,它虽然小,名气却很大,拥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平均每天接待3~8万人,这么小的地方,能拥有这种程度,可见它不容一般.

鼓浪屿在明朝以前不叫鼓浪屿,而称“圆沙洲”(解释此三字),后因它的西南方向海边有块礁石,由于长年累月经过海水的冲击、侵蚀形成了一个溶洞,每当潮水涨潮时,涛浪撞击礁石,会发出如击鼓的声音,故那块石头被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可考他们鼓浪屿的由来)

它同厦门岛仅一水之隔,又四面环海,很多人在想象中,总觉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实除了建国前如此外,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数人乘快艇、坐游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时营业的渡轮来回往返,在宽500米的厦鼓励海峡上每15分钟一航班,实行去程买票,返程验票制,过渡费用8元/人,航程大约5分钟时间就到。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楼的雅座,说到雅座,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

别看鼓浪屿不大,有句话形容它再贴切不过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幼稚园至中学(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3382人)、银行、医院、菜市场、音乐厅等,因此岛上居民不会因它是四面临海,面积小而不方便,反而透着小巧玲珑,所以如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岛上过个5--6年没问题。

鼓浪屿导游词12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你们鼓浪屿之游的导游李昕颜,大家可以叫李导。首先,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鼓浪屿这个名字的来历,让导游来告诉你们,这是因为鼓浪屿的浪花打到岛上岩洞的声音就像在拍打鼓的声音一样,所以名为鼓浪屿。大家顺着小路向前走,没看到一辆汽车,一点儿都没有汽车的尾气和鸣笛声。沿着小路继续向前走,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琴声。据称家家户户都有一台钢琴,因此,鼓浪屿又被誉为琴岛。在小道上,轻快的步子,加上优美的琴声,真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接着来到居民区,红色的琉璃瓦屋顶和白色的墙壁,促成了高大的房子。许多房子连在一起,就像成排的树林。

刚才大家欣赏了鼓浪屿的景色,接着大家去品尝鼓浪屿的小吃。鼓浪屿有几个有名的小吃,现在大家先品尝鱼丸汤。鼓浪屿的鱼丸里面有碎碎的肉,再加上一些葱花,还真是香甜可口呀!喝完鱼丸汤,继续走,老是觉得少吃了些什么,当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立刻想起来少吃什么了?“卖芝麻饼喽,卖芝麻饼喽,一个三块钱哟!”。是芝麻饼!鱼丸汤和芝麻饼都是鼓浪屿的名小吃呢!

听啊!这是什么歌呀。“鼓浪屿四周海茫茫.......”,嗯,是鼓浪屿之波呀!这是一首经典的老歌,也是一首有歌唱鼓浪屿的歌,相信大家应该都会唱吧。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傍晚时分,应该去看日落了。电瓶车嘟嘟地响着,不一会儿电瓶车就到达了海边。享受着海风吹拂脸颊,听着大海拍打出优美的歌曲,看着太阳慢慢地落下西山,啊!鼓浪屿的海景多迷人呀!

眼看着时间也晚了,应该搭船离开鼓浪屿了,心里还是有一些依依不舍。不过没有关系,下次要是还想各地游玩的时候,记得叫上导游哦!让导游带大家一起各地游玩。李导和大家说声再见!

鼓浪屿导游词13

游客朋友们,我们即将到达美丽的鼓浪屿,请大家带好照相机等物品,然后跟着我一起到鼓浪屿海底世界玩吧。

大家看,这是水母。瞧,这些水母的下部有几根“须”,这些“须”都是透明的,它的身子很软,上下流动时身体会变形哦。

好,我们现在要进去海底隧道。这条海底隧道是一条会移动的“路”,上面和两边都是钢化玻璃,玻璃外面是鲨鱼以及各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请大家仔细观赏。

终于出了隧道,大家快看,企鹅!它的身体是白色的,矮胖矮胖,两边有翅膀,非常可爱!

现在,大家继续前行,这里有一具珍贵的白鲸化石,它全长超过5米,高超过1米,还有许多不知名鱼类的骨架和化石。

由于这里空气清新,绿化好,生态环境佳,因此这里还是海洋珍惜物种(文昌鱼、白海豚)的保护区。它同时也是厦门市绿化最好的一个区了,全岛种有4000多种植物,80多种植物,80多个科属,绿树覆盖率达到40%,人均拥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气清新。

鼓浪屿美在哪里呢?确切的说它虽有闹市之繁华,却无车马之喧,因岛上大多路窄,坡陡,故一般车子很难行驶,为了使岛上交通安全,岛上严禁机动车辆在行驶,除了少数清洁车,救护车,自行车也是找不到的,就连我们的总设计师总理1984年南巡厦门,也是在陪同人员的陪同下步行游览鼓浪屿的,所以到鼓浪屿上是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上岛后只有一种“11”路——那就是步行,因此有“步行岛”、“平民岛”的美称。

鼓浪屿第一架钢琴:1920年,厦门第一架从国外运来的钢琴放进了中华_会(现鼓浪屿岩仔脚)。沁时,它主要作为伴奏吟唱圣诗圣歌之用。琴上附有鼓风机。弹的时候,一人鼓风,一人弹

(三个特点:一个靠听、一个靠看、一个靠感觉)以上“步行岛”、“万国建筑博览街”、“琴岛”就构成了鼓浪屿的特别之处,是一个需要靠感觉、看、听的小岛。

没来过鼓浪屿就不算来过厦门,游客朋友们,本次旅游到此结束,请大家收拾东西,三分钟后,我们车上见!

鼓浪屿导游词14

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

我们现在到了码头,渡船差不多要6分钟。看,对面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总面积1。78平方米,人口1。9万。为了解决乘船的拥挤为题,所以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大家看,这像不像一台张开的三角钢琴!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日光岩,这是日光岩寺新修的山门,我们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这好像是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

各位游客,这里是一间钢琴博物馆,里面有30台钢琴,听,里面还传出优美的钢琴声!鼓浪屿也有许多出名的钢琴家。

各位游客,我们来到了毓园。毓轩是林巧稚大夫的纪念园。这里展示了林大夫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各位游客,游览鼓浪屿到此全部结束了。各位如还有兴趣,可以挤出时间,到环岛路走走,欣赏一下大海的风韵和欧陆建筑的风采,也可深入小巷,听的别墅里流出的钢琴奏鸣声,增加厦门之旅的文化内涵。谢谢各位的合作。

《鼓浪屿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