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6-30 14:10:38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排球技术中的4号位扣球技术,我将按照说指导思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场地器材以及说教学预期效果这七点来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指导思想

本次课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在运动中尝试成功的欢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积极主动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及合作的学习能力。并以此建立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学生为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排球技术中4号位助跑起跳扣球技术

2、教学对象:高一(6)班的学生

3、学情分析:该班有学生48名,且基本上都是处在青春发育期间,身体素质良好,模仿能力

强,绝大部分学生对排球的学习热情较高,他们在初中阶段对排球已有过初步的了解和简单的接触,因此该班具备了学习排球4号位助跑起跳扣球技术基础。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分层教学办法让学生把动体和动脑充分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4、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配合的情况下,有80%的同学在4号位能够较好的

运用三步助跑起跳击中从2、3号位抛来的球。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判断能力和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

(3)通过同伴的协同配合,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5、教材分析

(1)技术特点: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具攻击性、最有效的进攻得分手段、扣球居高临下所以要

具备一定的弹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挥击速度和手腕的控制能力;以及人与球的正确关系才能在激烈的网上争夺战中起到“一锤定金”的作用。

(2)教材选择的依据: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规定,水平五学段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一到两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

②根据该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排球技术的准备姿势和基本的移动步法以及基本的原地对扣等技术,对学习四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有了一定的基础。

③随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的深入贯彻,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广大中、小学生都比较喜爱该项运动,许多中、小学体育课中都把排球作为教学

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把排球作为学校业余训练的主要项目。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的正确助跑、起跳、挥臂击球以及落地缓

冲的连贯;难点,在起跳后在最高点击中球以及手碗对球的控制能力。

三、说教法

由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为了能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手段是分层教学,我将采取讲解与示范法、分解与完整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三个方法进行教学。

(1)讲解与示范法

首先通过讲解指导学生掌握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的技术结构、动作要领,移动与击球的时机以及进行练习的方法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激发他们学

习锻炼的积极性。其次通过老师的正确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技术结构以及动作的做法。

(2)分解与完整法

用分解法把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分解成准备姿势、助跑起跳、挥臂动作以及落地缓冲四个部分进行教学。然后再进行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进行完整的练习。这样,既能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学习,又不破坏动作的完整性

(3)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我将针对学生在学习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对来球判断不准确、人和球的关系不正确、挥臂动作变形等错误,做出相应的预防与纠正。

四、说学法

根据高中生处于发育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本课将以观察法(通过观看老师的动作示范,了解动作结构)、模仿法(通过模仿老师动作的练习,初步弄清4号位扣球的动作路线、方向)、练习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4号位扣球的各种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合作学习法(通过原地对扣和扣球的合作练习,促进同学的协同合作,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成效)四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扣球技术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了解技术结构最后通过反复练习来达成预期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程序

1、课堂常规(2分钟)

常规内容:①集合队伍、检查人数、着装,师生问好。

②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要求:迅速排好队形,并保持安静整齐的队形,学生必须穿运动装。

2、热身运动 (6分钟)

热身内容:慢跑、有氧操。 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力求动作统一整齐到位。

3、学习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32分钟)

(1)我将讲解排球扣球动作的技术环节以及提出在扣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示范扣球的完整动作学生可以进行观察模仿。(6分钟)

(2)学生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我将带学生逐步练习扣球助跑起跳和挥臂动作的练习。并在练习中纠正动作。(10分钟)

(3)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一个半场进行扣球练习,刚开始练习时可以扣固定球,待动作稍熟练时可以扣从2、3号位抛过去的球。我会分组指导每一个学生在扣球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加以改正。(16分钟)

4、放松整理(5分钟)

(1)在结束部分集合整队,两人一组互相放松手臂、自己通过拍打的方式放松大、小腿,让学生的心率以及运动状态恢复到课前水平。

(2)总结本课情况,表扬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鼓励动作完成一般及较差学生,分析学习技术动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方法。

(3)布置课外作业,指定学生将器材送回器材室,宣布下课。

六、说场地器材

场地:排球场两块。器材:排球25个。

七、说教学预期效果

1、预计完成动作较好者占45%,完成动作一般者占35%,完成动作较差者占20%。

2、预计全课平均心率约为120~130次∕分,全课最高心率预计在第32~36分钟出现160次∕分。预计练习密度约为35%~38% 。

说课稿 篇2

……此处隐藏17788个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是什么样了?秋天又是什么样?小树叶落下来后,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

引导幼儿欣赏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二)学法

1、动作表演法: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2、游戏法:活动中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五、说教学程序:

1、幼儿交流导入活动: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春夏秋冬的树叶名称及特征。

2、完整欣赏散文

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

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

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叶落下来后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

3、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等

4、集体朗诵并进行表演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妈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5、迁移作品情感

通过提问引出谈论的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自己的妈妈的?"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说课稿 篇10

一、 说教材内容: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诗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四、设计思路:

以自读为主,在明了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内涵,其中适当渗透有关诗文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不作繁琐过细的分析。

在赏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解题。

2、介绍乐府诗。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2检查预习。

1)读文,正音。

2)理解重点词、难词。

3)理解诗句大意。

3、小结。

三)、深入诵读。联想诗句表达的情境。

1、同学们,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

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

体会一下这位在战场上征战了65年的老兵,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是什么?

再读诗句,看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2、是啊,80岁的老兵满怀希望返回家乡,他是多么的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的亲人呢?

引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假如你是乡人,你会怎样告诉他这个消息呢?你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让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齐读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3、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师 朗诵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自由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这就是他现在的家,就是他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故园吗?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

学生想象;失去孩子的老人,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失去了父母的孩子…..

教师口述: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苦

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

5、师: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无依无靠,面对这一切,这位80岁的老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

四)、升华

1、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用读来表现他的凄苦与悲凉吧。

2.古诗重在诵读,下面让我们自由诵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内心。

3、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请看图片。(多媒体展示)

5、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犖澹、积累(课内外结合,学习古诗)

师: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我们学习过的《出塞》,《凉州词》和以后要学的《关山月》《从军行》《塞下曲》等。

六)、布置作业:

1、找找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读读。

2、背诵《十五从军征》

3、预习《出塞》

板书设计:

服役久

家凄凉 战争的残酷

泪沾衣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