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 ……此处隐藏21342个字……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3、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重点:
文章2-5段的教学上,因为这一部分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足,论证方法灵活,演讲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把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巧妙地使用论证方法为自己阐述的论点服务的,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演讲的特色。并且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方法,来自学课文的其他段落。这样以来,即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又能让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演讲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二)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出示大屏幕)
请一名学生领读(一词读两遍)
强聒不舍亵渎心无旁骛
2、回答预习问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理解:“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
(五)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那什么是敬业呢?
出示大屏: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师引导学生理解该句子
师引导生继续找句子
大屏:“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理解“心无旁骛”的意思。
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事例
提示:(出示大屏)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总结: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当然俯拾即是,可见作者的论述是针对性是相当明确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
师总结: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
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
(六)深入探究:
1、学习2-5自然段:
提问: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
师总结: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看来真是无药可医,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这样的人。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师引导学生分析
(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讲这几段时的语气)
师总结: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这是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
其二:老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还应该是这一部分的结构。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说的问题,然后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照应开头,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严密。
2、学习课文剩余部分。
师先总结一下我们学习2-5段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体会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作者所说的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呢?
出示大屏:独臂英雄丁晓兵,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当一名举人的责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10年时间排除各类炸弹1.5万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换来他人的幸福。(教师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的照片和事迹。让学生看看这些可敬的人)
师提问:同学能总结一下本篇文章演讲的特点?(学生边总结大屏幕边出示本篇演讲的特点: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②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③结合演讲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④通过设问、反问引出要阐述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思考和注意)
(七)课堂练习:
背诵: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同学们在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的基础上,积累书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体比赛要求见大屏幕,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八)总结提高: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十)作业:
出示大屏:
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可以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板书: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论点:我确信…………不二法门。
分析问题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