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30 14:21:05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5篇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二、教学习作

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2)教师补充:

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等。

(3)习作方法指导: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

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

叙述故事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

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7、举办假如我是XX主题班队会。

三、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

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

五、教学成语故事

1、教师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

3、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5、作业: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生互谈有关谚语的知识。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圈出生字。

2、试读课文。(读准、读顺。)

3、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反馈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⑴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⑵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天气要怎么样了?

⑶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2、教师范读或领读。

3、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⑴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⑶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互帮助理解。

四、试背课文

1、小组内合作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快速背诵课文。

2、反馈背诵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此处隐藏3479个字……小不是学戏料子的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又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了……在艺术家中,成了……

学到这里,你对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身上还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坚持——梅兰芳不是常说:一日不练三日空?

勇气——摔倒了爬起来,也不怕疼

9、梅兰芳的成功中,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的一些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读记记。

从来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

10、听记小结。

虽然祖师爷没有给梅兰芳这碗饭吃,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这里有两个我们今天学的生字,让我们自己先看看记记(凭着蜚声)

让我们拿出听记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齐读。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2、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唱功、说功、打功)。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阅读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

3、梅兰芳表演艺术打动了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所以呀,他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媒体)

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许多人都很喜欢它。(梅兰芳男演女角)。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课外去找找资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 4 个生字。认识“饣、牛”2 个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教学难点:从故事中体会和感受母女之间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目的是激起学生对生日的美好回忆。)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那么有谁听说过借生日吗?

(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带生字的词语。不会读的向老师、同学请教。

3.你想读哪个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吗?读后评价、鼓励。

三、学习课文,读中体会

1.看图:图上是谁?小云手里的布熊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为什么要送给她布熊?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今天是_____________,妈妈_______________,祝小云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二自然段。

4.如果你是小云,一觉醒来发现了布熊,你的心情会怎样?谁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5.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是忘了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6.小云放布熊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7.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8.联系生活提问:你为妈妈过过生日吗?是怎么过的?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课文中人物的身上受到关心他人的教育。)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1.与老师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练读。

五、作业

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的生日是哪天。

语文教案 篇5

习作六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6。2、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他(她)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如何把通过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叙述时应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自己家乡的名人。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1、导入:同学们,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鸡大王”……也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名人,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人”呢?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吗?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根据课前的采访记录,用一句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名人的事迹。通过,我认识了名人,他。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指名汇报。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过渡:我们的家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具体的事迹吗?2、当我们面对“名人”是,心情会是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3、请同学们把上一周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分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汇报采访实录。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采访他,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你有没有哪些优势?能不能谈谈你的采访过程?你是怎样想到要采访他的?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有哪些事迹令你感动?

除了在文中你对他所写的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想向大家补充的?经过这次采访,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有哪些话要告诉大家?五、课堂练习。1、本节课作业: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所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先把我们的采访实录交流一下,然后再进行调整、修改,

特别要注意:(1)采访前的想法 (2)采访中了解到的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3)采访后的感受 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六、总结提升写人物类的作文,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习作七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